智慧港口:提升港口集疏港效率、強化貨運管理水平
建立智慧港口綠色港口解決方案--“智慧港口碼頭”是以現代化基礎設備為基礎,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港口碼頭運輸為核心的新一代港口,“智慧港口碼頭”對通信技術有極其苛刻的要求,即通信連接的低時延、大寬帶和高可靠性。
而現在港口碼頭的自動化多采用的是物聯網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自動控制、移動互聯網等信息傳遞方式,對于港口建設和運行維護成本很高,并且存在穩定性和可靠性等諸多問題。
隨著一輛輛集疏港車輛快速通過閘口并完成稱重計量,標志著山東港口濰坊港智能閘口、地磅無人值守、電子理貨等碼頭作業集疏運系統建設完成第一階段智能化升級改造。
項目在推進落實“互聯網+港口”戰略應用的同時,利用RFID、云計算、二維碼及人工智能等物聯網、移動互聯網技術,實現了集疏港車輛APP預約、閘口自動核驗、車輛智能衡重、信息共享等一系列功能。
車輛駕駛員在進入港區前,可在互聯網或手機APP客戶端提前預約,實現碼頭與司機、車隊、貨主之間的信息互通。進出港區時,該系統通過位于閘口的信息采集系統自動識別并放行預約車輛,實現了“到港不下車”。同時在車輛經過閘口時,系統會自動推送信息包,便于車輛再次核驗提貨信息。據測算,該系統完成升級改造后,車輛通過閘口時間由以往的150秒壓縮至30秒,閘口通過效率提升5倍。
在傳統的業務模式中,提貨單、設備交接單紙質單據作為市提市入車輛進出港口的唯一憑證。日常作業中,紙質單據保存不便且容易遺失,多項不可控因素均會延長業務辦理時間,導致閘口、地磅堵車,嚴重影響港口集疏港效率。濰坊港智能閘口系統集成港口散雜貨、集裝箱等業務,成功應用移動互聯網二維碼技術,將傳統的紙質單據替換為APP二維碼,可分別在閘口、地磅、堆場理貨環節實現二維碼掃描識別車輛身份,有效壓縮車輛在港時長,提升了客戶的體驗度。
據總體測算,項目完成升級改造后,碼頭閘口通行效率提升5倍,車輛在港時長壓縮20%以上。為提升港口集疏港效率、強化貨運管理水平提供了強有力支撐。
目前:山東濰坊港港口、廣州港碼頭港口,杭州港,深圳鹽田港碼頭港口,北海港、天津港碼頭港口,大連港,連云港港口均已列入智能自動化改造行列。
后端采用華云神舟公司開發的港口碼頭勤務系統支撐:
華云神舟港口碼頭智慧勤務管理系統是在勤務領域充分運用物聯網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自動控制、移動互聯網等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勤務管理的服務系統,主要包括勤務可視化和勤務支撐兩大平臺。
勤務可視化平臺是針對港口碼頭通關的旅客、小車、貨車、客車進行智能統計分析的可視化系統,為港口碼頭提供智慧勤務信息,通過可視化技術直觀的對當前通關狀態進行展示,結合當前旅客分布熱力圖、當前開放車道、通關預估時間等信息,協助邊檢部門快速做出決策,實現有效調度,加快通關的速度,提升服務滿意度。
港口碼頭勤務支撐平臺搭建了一個協同工作平臺,以“任務推進”方式實現“扁平式管理”,促進了信息共享,方便檢索查閱,從而提高團隊協作能力,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辦公效率,構建了科學的管理模式。為港口碼頭不同部門提供故障申報的解決方案、管理工作交接、記錄項目事宜、對資產實現無紙化管理等,提高工作效率,增強了辦公透明度,讓部門之間的聯系與協作更加緊密。
發表評論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暫無評論
暫無評論